推進“百千萬工程”,建設平安鄉村法治鄉村系列報道?
編者按:為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關于全面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有關部署要求,省委政法委聯合南方網、南方+、粵學習客戶端推出《推進“百千萬工程”,建設平安鄉村法治鄉村》系列報道,充分展示各地深入推進平安鄉村法治鄉村建設的做法和成效,引領帶動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鄉村法治鄉村。
“自從門前的‘僵尸車’清理后,大家出行方便多了!”在惠州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澳頭街道南邊灶村,依托“和美網格”基層治理模式,村道“僵尸車”長期停放占用車位問題很快得到解決,贏得村民們一致好評。 “接到村民反映的問題后,網格員第一時間協調轄區村警到現場處置,并將情況上報到澳頭街道綜治中心,由綜治中心分派區公安分局新西派出所共同執行,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南邊灶村相關負責人說。 作為惠州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澳頭街道網格化試點之一,南邊灶村以黨建為引領,以“和美網格”為抓手,精準聚焦民生所需所盼,不斷提升鄉村治理精準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形成“村居有網、網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負其責”的基層“微治理”格局,助推平安鄉村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2022年,該村榮獲惠州市第十屆共建共治共享市域社會治理實踐創新項目優秀獎。 南邊灶村原址坐落于大亞灣沿海,因項目用地需求,于2012年整體搬遷至南邊灶安置新區。在安置新區,村民們因鄰里陌生化衍生出社區鄰里糾紛、政策資訊傳遞不及時、消防安全等社會問題。 如何將矛盾化解在基層?南邊灶村廣泛開展“網格共商”,用好紅色先鋒力量,動員組織轄區112名黨員發揮好先鋒模范作用,健全黨員大會制度、村民會議制度,完善“說事、議事、主事”機制,積極開展居民說事、民情懇談等活動,擴大群眾知情權、參與權和話語權,引導居民共同制定自治章程、自治公約,凡公共事務和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均通過居民自主、自愿、自治方式討論決定。
如何將矛盾化解在基層?南邊灶村廣泛開展“網格共商”,用好紅色先鋒力量,動員組織轄區112名黨員發揮好先鋒模范作用,健全黨員大會制度、村民會議制度,完善“說事、議事、主事”機制,積極開展居民說事、民情懇談等活動,擴大群眾知情權、參與權和話語權,引導居民共同制定自治章程、自治公約,凡公共事務和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均通過居民自主、自愿、自治方式討論決定。 同時,組建金牌調解隊伍。南邊灶村將村警、人民調解員、法制副主任、心理咨詢師等專業力量吸納進金牌調解委員會隊伍,以共商共議、和美共建為宗旨,定期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2022年以來,已成功調解村內民生糾紛事件68件,做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目前,南邊灶村已構建起一個集矛盾調解、心理解壓、溝通交流、研判指揮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和美網格”管理服務中心,并有專業心理咨詢師、律師等定期駐點,為有需求的群眾提供專業的心理、法律咨詢服務。 當遇到的矛盾糾紛需要幾個部門聯動處置時,南邊灶村網格員還會通過“粵平安”社會治理云平臺上報至街道綜治中心,利用綜治中心“一站式”服務平臺,發揮派出所警調對接、司法所人民調解和法律援助、人民法庭案件訴前聯調、“12309”檢察服務聯合工作站等基層政法力量作用,以及“黨建+和美網格+信訪”工作機制,實現矛盾糾紛“一站式接待、一條龍辦理、一攬子解決”。
“周末有親子活動專場,大家可以提前報名預約。”在南邊灶村建立的“四級聯戶”微信群中,村(居)民可以隨時掌握社區最新資訊服務等信息。據南邊灶村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組建以村(社區)為單位的第四級微信群、以綜合網格為依托的第三級骨干群、以村小組(小區)為單元的第二級聯戶群、以5-10戶為標準的第一級村(居)民群的“四級聯戶”微信群,該村實現了聯戶單元內住戶各方面動態信息的精準管理,便民服務代幫、矛盾糾紛調處、安全隱患排查、重點人員管控、政策法規宣傳等網格事項工作有序推進,切實提升平安鄉村建設水平。
社會治理,重點在基層,關鍵靠群眾,除了通過微信群密切聯系群眾,南邊灶村還通過發動群眾,引導社會組織,凝聚力量,形成基層治理的合力。 據南邊灶村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地成立了由村“兩委”、村小組長、物業人員、黨員、退休干部、熱心居民等24名成員組成的樓棟長隊伍,實行“一棟一長”,激活鄉村治理“神經末梢”。同時,還組建一支15人的治安聯防隊,在轄區內人員密集場所、大型小區、背街小巷、群眾聚集性活動場所等復雜區域,采取車巡與步巡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常態化治安巡邏,為村民安全“保駕護航”。 走進南邊灶村設立的心理服務站,專業志愿者們可以為居民們提供育兒、親密關系、代際溝通、職業發展、鄰里解紛等方面的咨詢預約服務,全方位呵護群眾心理健康。 群眾在哪里,志愿服務就延伸到哪里。為營造和諧人居環境,南邊灶村還積極拓展志愿服務陣地建設,成立黨員志愿服務隊、“五老”志愿服務隊、巾幗志愿服務隊等,服務居民逾萬人次。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是基層治理的生動寫照。近年來,南邊灶村結合大亞灣基層治理工作實際,以黨建為引領,以基礎信息數據為抓手,全面實施網格化治理和服務,積極探索和美網格化服務模式。 為精細化、精準化開展治理工作,南邊灶村將轄區劃分為4個綜合網格作為最小治理單元格,并配備專職網格員,采用“線上+線下”的雙采機制,掌握上報信息。截至目前,已采集樓棟信息36棟,人口信息3688人,實有法人信息126家,實有設施信息53條,處置網格上報事件229件。
如何以網格管理“小支點”撬動基層治理“大格局”?依托“粵平安”系統,南邊灶村切實摸清人員底數,匯集社會治理數據,構建起“多網合一”智慧化綜合網格體系。 “過去,我們要將巡查中發現的問題分組歸類,然后分別提交給不同的部門進行解決,如今只需點開手機終端‘粵平安’社會治理云平臺將問題上傳,就會有街道受理員跟進處置。”該村網格員黃耀龍介紹,問題在平臺中流轉,街道綜治中心可直接分派街道相關部門處置或者協調行業主管部門處置,確保網格事件從任務發起到處置、反饋、跟蹤等環節的順暢運作。 此外,居民們也可登錄“微連心”小程序,動動手指即可隨時隨地反饋問題,網格員直接通過微信提示辦理事項。借助信息化手段,南邊灶村實現了“指尖上”的鄉村治理,進一步暢通了群眾訴求互動渠道,使網格員直接服務和解決網格內大小事,切實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